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五)

六客同游一醉乡,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争寻警策忙。

荐酒月陂林果熟,发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谈麈,襟袖无风亦自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六个朋友一同畅游在醉乡,这并非世俗所说的狂放。
大家共享太平岁月的欢乐,互相唱和寻找警世良言的忙碌。
举杯共饮月光下的林果已熟,品茗则有金谷井水的清香。
千年古松下,我们轻松交谈,即使无风,衣襟袖口也感到清凉。

注释

六客:六个朋友。
同游:一同游玩。
一醉乡:醉乡,指饮酒作乐的地方。
流俗:世俗之人。
狂:狂放不羁。
追游:追逐游乐。
清平:太平盛世。
警策:警世格言或策略。
忙:忙碌。
荐酒:举杯献酒。
月陂:月光下的池塘或小湖。
林果熟:成熟的林中果实。
发茶:泡茶。
金谷井泉香:金谷园的井水香气扑鼻。
千年松:古老的千年松树。
麾谈麈:挥扇闲谈,麈,古人用以拂尘的动物毛制成的扇子。
襟袖:衣襟袖口。
自凉:自然感到凉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墨客间的欢聚宴饮情景。开篇“六客同游一醉乡”,即点出了诗人与五位友人共同在一个地方饮酒作乐,"醉乡"隐喻着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状态。"又非流俗所言狂"则表明这场宴饮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狂欢,而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交流。

接着“追游共喜清平久”展示了诗人们在追忆古人游乐时的情感共鸣,共同庆幸能长时间享受这种清净和谐的生活。"唱和争寻警策忙"则描绘了一幅文人之间互相唱和、探讨诗词对策的热烈场景。

在“荐酒月陂林果熟”一句中,诗人以鲜明的画面呈现了季节更替中的丰收与宴会的情景。“发茶金谷井泉香”则细腻地描绘出了品茶时那清新而沁心的泉水之美。

最后,“千年松下麾谈麈,襟袖无风亦自凉”一句,则以千年古松为背景,勾勒出诗人们在树下挥毫作画、谈论古今的优雅情形。"襟袖无风亦自凉"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境,即便是在没有微风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清凉,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状态的一种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宴饮、唱和、赏月、品茶等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高雅生活追求的审美情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开寿寺壁记

四顾云山满目前,却从此地得牛眠。

问君此计何为早,且住人间五百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大涤洞留题

武皇御宇好神仙,帝遣初开此洞天。

山转九回藏紫府,涧萦百折走寒泉。

栖真飞鼠□当日,大涤神龙似昔年。

解与名山传不朽,祇今惟有大苏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马城花窠

老子西城住,今踰十载期。

栽花成茂树,种柳长高枝。

移接从渠巧,誇传到处知。

担头挑卖去,一一是趋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岳王庙壁上韵

当年唯说岳家军,纪律森严孰与邻。

师过村村皆按堵,功成处处可镌珉。

威名千古更无敌,词翰数行俱绝尘。

拟取中原报明主,亦劳馀刃到黄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