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雨为茅山道士思亲作

茅山听雨结茅茨,意恐红尘惹鬓丝。

步鹤紫苔春满径,鸣蛙绿水夜平池。

粳稌已足菑畬愿,衣线能忘簠簋思。

綵袖鱼轩今已矣,黄冠野服总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听春雨为茅山道士思亲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首句“茅山听雨结茅茨”点出地点和情境,茅山道士在雨声中居住简陋的小屋,流露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次句“意恐红尘惹鬓丝”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忧虑,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坚守。

“步鹤紫苔春满径”写出了春天来临,小径上青苔蔓延,象征着生机与宁静,而“鸣蛙绿水夜平池”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蛙声与绿水相映成趣。诗人借此寓言,表达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

“粳稌已足菑畬愿”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满足,菑畬是指耕种后的休耕,这里暗含了对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衣线能忘簠簋思”则以朴素生活为乐,不执着于物质享受,体现了道教的清心寡欲。

最后两句“綵袖鱼轩今已矣,黄冠野服总相宜”感慨世事变迁,昔日华丽的生活已经不再,如今身着道袍,过着简朴的野服生活,正符合他的心境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55)

龚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山旧隐为王宗禹题

彭泽江边柳莫栽,铜陵茂宰亦归来。

山中白酒何时熟,篱下黄花几度开。

林静朝朝麋鹿过,矶空日日鹭鸥回。

某丘某水犹堪指,只恨如今半草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掀篷图寄友人

水边何处觅芳菲,记泊孤山月影微。

杖屦不须求涧谷,画图应遣入屏围。

含章半掩春娇面,姑射低垂雪色衣。

江上重逢休问语,别来何事久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雪夜观胡贰令本道诗藁因题

久别可人胡贰宰,近来诗思夐无同。

坡因海外文偏好,杜向秦州句转工。

漂泊有谁窥梗槩,艰危自古见英雄。

乾坤怪得无清气,却在溪山浙水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商山四皓图

白发相看岁月驰,高原深谷路逶迤。

巴邛霜后应无橘,商洛春深正有芝。

秦汉运移终不仕,唐虞世远欲求之。

高风不为储皇出,羽翼虽成事可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