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的《常父相率作吴丞相挽词(其一)》。诗中以“久倦调羹手,新寻辟谷方”开篇,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调羹手,比喻为治理国家的能手;辟谷方,则暗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脱。这两句诗既是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追求的赞美。
接着,“谓还周衮绣,重补舜衣裳”,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将他比作周朝的衮绣之臣和传说中的圣君舜帝的补衣之人,强调了他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忽报中台拆,同嗟一鉴亡”两句,通过“中台”这一官职的拆散和“一鉴”的丧失,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离世感到突然和痛心,同时也体现了对逝者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的高度认可。
最后,“森然栋梁气,今此掩黄肠”则以“栋梁气”比喻逝者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而“掩黄肠”则是对逝者逝世后留下的一片哀思和怀念之情的生动描绘。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