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拟古十二首(其七)》描绘了一幅乌鸦归巢的自然景象,寓言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群乌朝出林,薄暮复来归",通过乌鸦的早晚迁徙,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游子在远方,徬徨竟何依",直接表达了游子在外的迷茫和无所依靠。
接着,诗人深入剖析游子的心理,"岂无家室念,况怀返哺私",揭示了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亲情的渴望。然而,现实是"俛首不敢视,泪下沾裳衣",低头不看,泪水涟涟,流露出内心的苦涩和无奈。
最后,诗人以"人生驹过隙,扰扰将何为"作结,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纷扰,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展现了游子在外的辛酸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