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的宁静与深思。首句“云闇黄昏雨”,以昏暗的云层和绵绵细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风凄九月秋”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肃杀之气,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浓重、风声凄厉的夜晚。
诗人通过“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两句,展现了自己在这样的夜晚选择静坐,远离尘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和内心的平和。他认为,了解并接受命运的安排,保持心灵的空灵与谦逊,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最后,“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连结。在这三年间,诗人与某种情感或活动保持着一致的兴趣,即使是在深夜,一盏孤灯也能陪伴他度过孤独的时光,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独特感悟和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