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的作品,名为《傅侍御约余同游雁山余留滞四明天台间遂爽其期比至山而侍御先登去两月余矣侍御登山为雨潦所苦乃余至之日晴空皦然奇峦怪石在云表者毫末尽睹不得与侍御同之赋此寄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傅侍御的怀念以及未能一同游览雁山的遗憾。
首句“几年梦寐雁山深”,诗人以“梦寐”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对雁山的向往已久,如同梦境一般遥远。接着,“芒屩篮舆惬素心”一句,通过描述穿着草鞋、乘坐竹轿的简朴出行方式,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心境。
“白日好从黄鹄举,天风时听紫鸾音”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翱翔于蓝天的黄鹄,同时在天风中倾听紫鸾的鸣叫,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高远境界的愿望。
“欲追骢马惭驽后,见说神羊苦潦侵”两句,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可能指傅侍御)的行动速度,以及神羊在洪水中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跟随友人一同前往雁山的自责与遗憾。
最后,“莫怪随车多雾雨,商家原用傅为霖”两句,以自然现象(雾雨)类比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暗示了诗人虽然未能与友人一同前往雁山,但仍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像雨水一样滋润大地,带来丰收与繁荣,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友情的珍惜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