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朝

武侯二十七,陈策干江东。

幼安三十馀,渡海称潜龙。

吾年皆过之,偃蹇比赁舂。

白日在上头,苍然变朝红。

老大不自悲,愿天生奇雄。

如吾癸酉降,知非灵所钟。

五年作北客,志洁宁嗟穷。

区区说名节,岂与王霸功。

尊前有寒梅,雪后翘春松。

把酒思吾妻,今朝祠祖宗。

形式: 古风

翻译

诸葛亮二十七岁,谋划策略在江东
辛弃疾三十多岁时,渡海如同潜藏的龙
我们都已超过这个年纪,困顿如同借力舂米
太阳高悬天际,渐渐染成朝霞的红色
虽然年老,我不悲伤,只希望上天降生奇才
如我癸酉年出生,深知这不是神灵的宠爱
我在北方漂泊五年,志向高洁,不因贫穷而哀叹
谈论名誉节操,怎比得上建立王业和霸业的功绩
杯中寒梅傲雪,雪后春松更显坚韧
举杯怀念我的妻子,今日祭拜祖先

注释

武侯:诸葛亮。
陈策:谋划策略。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幼安:辛弃疾的字。
潜龙:比喻有才能但未显达的人。
偃蹇:困顿,艰难。
赁舂:借力舂米以度日。
白日:太阳。
朝红:朝霞的红色。
天生:自然产生。
奇雄:杰出人物。
癸酉:辛弃疾的生年。
灵所钟:神灵的宠爱。
北客:北方的旅人。
嗟:叹息。
区区:微不足道。
王霸功:王业和霸业的功绩。
尊前:酒杯前。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
祠祖宗:祭拜祖先。

鉴赏

这首诗是黄节的《生朝》,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期。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志向和抱负,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国的关切与深情的诗篇。现在我们来详细鉴赏一下这首诗。

"武侯二十七,陈策干江东。"

这里开篇便以三国时期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为例,指出他在27岁时即有治国安邦的大谋略。"陈策"指的是诸葛亮曾在南阳时设宴论道,展现其才智和远见。而"干江东"则形容他的宏大志向,想要匡扶汉室,恢复国家的光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就有大志和才华的赞赏。

"幼安三十馀,渡海称潜龙。"

接下来,诗人提到的是东汉末年的英雄刘备,他在三十岁出头时便已经渡过长江,被誉为隐世之龙。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年轻即有大志和才能的重要性。

"吾年皆过之,偃蹇比赁舂。"

诗人在这里自比,表示自己已经超过了这些英雄们的年龄,但自己的才华和成就却远不如他们。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一种自嘲和感慨。

"白日在上头,苍然变朝红。"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明亮的太阳照耀着头顶,而天边却渐渐染成了朝霞的红色。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可能隐含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老大不自悲,愿天生奇雄。"

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不因自己的年纪和成就而感到悲哀,而是希望天降奇才,以改变时局。这两句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渴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代的关切。

"如吾癸酉降,知非灵所钟。"

这里,诗人自比为神灵,但认为自己的降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这两句中包含了对自己才华不被世人认识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

"五年作北客,志洁宁嗟穷。"

诗人在这里描述了自己漂泊多年的经历,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的抱负依旧纯洁。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状态。

"区区说名节,岂与王霸功。"

这两句则是对个人品德和历史英雄们的功业进行比较,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历史伟人们所建树之功业的自我期许。

"尊前有寒梅,雪后翘春松。"

接下来的景象描写则是对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生命力的赞美:即便是在严冬时节,梅花依然开放;而在初春之际,松树也能挺立。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物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和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把酒思吾妻,今朝祠祖宗。"

最后,诗人的情感转向家庭和亲情。他在饮酒之际,思念着远方的妻子,并且在这一天里,他还要去祭拜祖宗。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家国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生朝》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抱负、时代变迁以及家庭与传统的复杂情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陆机宅

陆家兄弟颇能文,入洛仍将笔砚焚。

旧宅荆榛狐兔窟,机云无复有昆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鸡鸣埭

辇出城时鸡未鸣,春罗蝉翼赭袍轻。

蒙尘猎骑奔如电,到此闻鸡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钟山

周子无心隐姓名,裂荷焚芰使猿惊。

不能高枕云中卧,琐屑贪它墨绶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姑苏台

山花野草一荒丘,云里骄奢旧迹留。

珠翠管弦人不见,上头麋鹿至今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