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酷热的三伏天闭门修行的情景。"披一衲"表明他穿着简单的僧衣,"兼无松竹荫房廊"则是说他的居所简陋,没有树木和房屋的阴凉。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能够通过禅定来平息内心的烦躁与热恼,达到了心灵上的清凉。
诗中的意境淡泊而深远,展现了佛家超脱尘世之苦、寻求内在宁静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界的顺应,以及通过精神修炼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生活方式。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蒹葭月冷时闻雁,杨柳风和日听莺。
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声。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丈夫三十身如此,疲马离乡懒著鞭。
槐柳路长愁杀我,一枝蝉到一枝蝉。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