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君山

大洞黄庭太乙家,君山一叶泛莲花。

南征客认湘灵瑟,北上人疑汉使槎。

尚想飞仙游白鹤,偶于怀袖落青蛇。

玉皇香案真如此,我欲晨奔到广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大洞府是黄庭太乙的居所,君山之上一片荷叶轻舟荡漾。
南来的旅人以为听见了湘水女神的琴声,北上的行人怀疑见到的是汉使的木筏。
仍然想象着仙人驾鹤遨游的景象,不料袖中竟落下一条青色的小龙。
想象中的玉皇在香案前的威严如同真实,我渴望清晨疾驰前往那广阔的云霞之地。

注释

大洞:指道教中的仙境。
黄庭太乙:道教中的神仙名号。
君山:湖南岳阳楼附近的著名山峰。
莲花:象征高洁或仙道。
湘灵瑟:湘水女神的琴声,典出《楚辞·九歌·湘夫人》。
汉使槎:汉代使者乘木筏出行,这里比喻过往的行人。
飞仙:飞翔的仙人。
白鹤:仙人的象征,常与长寿、仙道联系。
青蛇:可能指神话中的龙或灵物。
玉皇:道教中的天帝。
香案:供奉神明的桌子。
广霞:广阔的云霞,象征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甄龙友所作的《望君山》,通过对君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神秘自然的敬畏。首句“大洞黄庭太乙家”暗示了君山与道教神仙之境的关联,可能暗指君山被视为道教名胜之地。接着,“君山一叶泛莲花”运用比喻,将君山比作莲花,形象地描绘出其在湖中的秀美姿态。

“南征客认湘灵瑟,北上人疑汉使槎”两句,通过南来北往的旅人对君山的想象,进一步增添了神秘色彩。湘灵瑟象征着传说中的湘妃,而汉使槎则可能指的是古代寻找仙人的神话,表达了人们对超越尘世的向往。

“尚想飞仙游白鹤,偶于怀袖落青蛇”两句,诗人想象自己也能如仙人般乘白鹤遨游,又意外发现怀中青蛇,寓意着超凡与现实的交织,增加了诗歌的奇幻感。

最后,“玉皇香案真如此,我欲晨奔到广霞”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极度渴望,希望能在清晨的霞光中直奔那如玉皇香案般的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展现出诗人对神秘而美丽的君山的深深迷恋,以及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2)

甄龙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薛氏镜山

我生不是先,偶与前辈隔。

古人犹爱水,况此千丈碧。

孤圆本然明,万象纷如绎。

行吟鬼破胆,坐钓风生腋。

疏梅逞晨妆,漏月印金璧。

奇峰列云影,平桥涨春泽。

四时如劈剪,一照成虚射。

缅想亭中人,屡憩泉上石。

心空见了了,起觅已他适。

吾诗复何言,镜镜如痕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临安北山大佛头颂

色如黄金,面如满月。尽大地人,只见一橛。

形式: 四言诗 押[月]韵

水调歌头

西风新叶堕,南国九秋初。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横载洞庭湖。

一叶放流去,人在浑仪图。满虚空,张宝盖,缀明珠。

玻璃为地,游戏乾象驾坤舆。

烂醉蓬莱方丈,遍入华严法界,试问夜何如。

北斗转魁柄,东海欲飞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南乡子.寿木状元十月廿二

十月小阳春。放榜梅花作状元。

重庆礼成三日后,生贤。第一龙飞不偶然。

劝酒自弹弦。更著斑衣寿老仙。

见说海坛沙涨也,明年。此夜休嗔我近前。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