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龙非贵钓非穷。

那知碌碌攀鳞者,尽在先生不钓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只有内心得到平静才是真正的通达
骑龙并非高贵,钓鱼也不代表贫穷

注释

才:能力或条件。
心安: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便是:就是。
通:通达,理解。
乘龙:古代比喻高官显位,如龙飞凤舞。
非贵:并不意味着高贵。
钓:钓鱼,比喻追求功名。
穷:贫穷,这里指低微的地位。
碌碌:庸碌无为的样子。
攀鳞:比喻追求高位。
者:……的人。
尽在:都包含在。
先生:对有学问或地位较高者的尊称。
不钓:没有选择钓鱼(即不追求功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题严子陵钓台二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严子陵钓鱼台的故事展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赏和对世俗名利追逐者的讽刺。

"才得心安便是通",诗人认为真正的通达并非在于地位的高低或财富的多少,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乘龙非贵钓非穷",这里的“乘龙”常用来比喻高官显位,“钓”则象征隐居生活。诗人强调,富贵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清贫的垂钓生活也能体现人生的尊严和价值。

"那知碌碌攀鳞者","碌碌"形容忙忙碌碌的样子,"攀鳞"暗指追求权势,像鱼儿争抢食物一样。诗人指出,那些忙于追求权位的人往往忽视了生活的真谛。

"尽在先生不钓中",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严子陵,他以钓鱼为乐,不求仕途,却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超凡的智慧和品格。诗人借此表达对严子陵淡泊名利、自在生活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严子陵的钓台故事,寓言式地批评了社会上对名利的盲目追求,提倡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题思远行业碑

虎溪虽小深似海,截断英雄富贵尘。

却为渊明过溪笑,方知心自有高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燕馀寄月窗兄三首(其三)

昨夜还乡已夕阳,夕阳今日已他乡。

回头咄咄相思语,准拟东风好送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燕馀寄月窗兄三首(其二)

雨泣镫花夜一更,醉中忘却语诗盟。

料应独立南窗下,猛拍阑干万斛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燕馀寄月窗兄三首(其一)

叶叶征衫来自东,相逢笑语竹窗中。

傍人底死催人去,细雨吹凉一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