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黄鹄歌》,出自先秦时期,作者不详。全诗通过描写黄鹄孤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 这几句诗通过黄鹄七年不得与伴侣相守的悲凉境况,反映出一种孤独无侪的情感状态。
"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 黄鹄在夜半时分发出了悲哀的叫声,是因为它在回忆过去与伴侣共同生活的情景。诗中通过“天命”二字,表达了对黄鹄孤独命运的无奈和叹息。
"寡妇念此兮泣下数行。呜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 这里借用了“寡妇”的形象,将其与黄鹄相提并论,共同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之情。
"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 最后两句诗中,“飞鸟尚然”指的是黄鹄这样的孤独生灵,虽然它们可能拥有过优雅的生活,但最终都无法重新体验那些美好时光。这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和不可逆转性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黄鹄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者、孤独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刻不能重现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