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杂咏(其二)

邯郸春欲尽,杨柳不堪攀。

花落丛台驿,人归洺水关。

存亡输白璧,厮养弃朱颜。

卓荦观千载,生涯有故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吕履恒的《蓟门杂咏(其二)》,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邯郸城内的景色令人感伤。首句“邯郸春欲尽”点明了季节转换,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杨柳不堪攀”形象地写出柳树在春风中凋零,难以挽留春天的离去。

“花落丛台驿”进一步描绘了花朵飘零,凋落在昔日繁华的丛台上,暗寓人事变迁。诗人借“人归洺水关”表达了游子归乡的情境,洺水关象征着旅途的终点和故乡的遥远。

“存亡输白璧,厮养弃朱颜”这两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意指为了生存或保全,人们不得不舍弃青春和美貌。最后,“卓荦观千载,生涯有故山”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回归自然、故乡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的消逝为引子,探讨了人生无常与归宿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故园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0)

吕履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泛洪待家兄文启言怀

簿领汾州去,长怀鄂渚遥。

塞鸿淹次第,檐鹊望昏朝。

纯吏家难称,顽民势易骄。

何须悲雨雪,见晛自当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野望

子真谷口云初霁,白起城边雨乍收。

万里涛声来汉水,一天霜叶下梁州。

他乡风俗重阳晚,故国音书旅雁秋。

人事寂寥裘敝尽,寒砧莫遣近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潼关用崆峒原韵吊孙司马

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唯见首阳山。

中官催战来何疾,司马挥戈去不还。

万古黄河流血泪,春风惨淡旅人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龙门山

禹门山色碧千寻,万古长祠夏德深。

河自怀襄开草昧,人因疏凿重登临。

风雷实见鱼龙气,云水虚涵天地心。

不信沧溟难可到,桃花竹箭尚浮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