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渭水天边树,黄河日暮流。
春来千里外,知尔故乡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渭水和黄河的景象,寄托对远方友人李献吉的思念之情。"渭水天边树",画面开阔,暗示了友人身处异地,而"黄河日暮流"则渲染出傍晚时分的苍茫与孤独感。"春来千里外"进一步表达了时空的遥远,春天的到来并未消减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牵挂。最后一句"知尔故乡愁"直接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思乡情绪的理解和共鸣,情感真挚,富有深意。整体上,这是一首以景寓情的抒怀之作,展现了明朝文人何景明的细腻情感和艺术手法。
不详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翠璧层层合,高松飒飒寒。
白云昼不扫,常满石阑干。
山桃空屋里,转徙未还家。
独有春风到,犹开满院花。
二月寒蝉至,哀鸣乱叶中。
林花满眼发,萧飒似秋风。
独坐高楼上,看花泪暗流。
东风无限好,日暮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