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罗榷院子远二章(其二)

不谓悬弧旦,翻成属纩期。

死同生一视,吊与贺相随。

灵运先成佛,刘叉懒说诗。

西风吹独树,谁谱凤鸣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没想到出生的喜庆之日,转眼变成诀别的时刻。
对生死同样看待,哀悼和祝贺交织在一起。
灵运已先行成佛,刘叉懒得再谈诗歌。
西风独自吹过那棵孤独的树,又有谁能谱写凤凰在枝头鸣叫的乐章呢?

注释

悬弧:婴儿出生。
旦:早晨,此处指出生。
属纩:人临终时的气息。
死同生一视:看待生死如一体。
吊:哀悼。
贺:祝贺。
相随:相伴。
灵运:谢灵运,南朝诗人,这里泛指成佛之人。
佛: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刘叉:唐代诗人,以其豪放不羁著称。
懒说诗:不愿再谈论诗歌。
西风:秋风。
独树:孤独的树。
凤鸣枝:凤凰鸣叫的象征,常用来比喻吉祥或贤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鉴所作,名为《挽罗榷院子远二章其二》。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哲理和超脱的心境。

“不谓悬弧旦,翻成属纩期。”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转、事物变迁的主题,"悬弧旦"比喻光阴似箭,时光飞逝,而"翻成属纩期"则暗示了生命短暂,如同被无形之网所束缚。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死看破的态度。

“死同生一视,吊与贺相随。”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待生与死平等视之的哲学思想。“吊”指吊唁逝者,“贺”则是庆祝新生,这里表明在诗人看来,无论是哀悼亡者还是欢庆新生命,都不过是世间相续的常态。

“灵运先成佛,刘叉懒说诗。” 这两句中,“灵运先成佛”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早已悟道成佛,而"刘叉懒说诗"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对佛理的向往和文学创作上的不屑。

“西风吹独树,谁谱凤鸣枝。”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孤树独立的景象。"西风"常用以形容秋天的肃杀气氛,而"独树"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孤独而坚强。而"谁谱凤鸣枝"则是在问谁能在这萧瑟的秋风中,奏出那只凤凰般美妙的声音,隐含诗人对艺术高峰的追求和疑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与深厚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35)

刘鉴(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罗榷院子远二章(其一)

万石家居最,清修却似贫。

赋中前进士,诗里谪仙人。

连疏西湖上,扁舟颍水滨。

一从书乙亥,岁岁两眉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梅四首(其四)

天花夜半落溪傍,傍有狞然为取将。

擎爪仰空呈洁白,掀髯倒地觅昏黄。

修鳞月下霜同色,败甲风前雪有香。

欲起补之图影看,生愁飞入水中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梅四首(其三)

除香除影赋梅花,方许诗中擅作家。

怕俗似嫌羔作酒,高人颇称雪煎茶。

参横屋角霜初下,人倚阑干月欲斜。

夜冷玉肌愁入骨,金壶移入伴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梅四首(其二)

破荒玉雪粲烟村,倚竹无言独断魂。

三弄直须琴对越,一寒安用酒温存。

家风巢许堪同社,心事夷齐可共论。

应出缤纷几红紫,一枝开处自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