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僧房几载如禅定,州序今来以义居。
直道褐衣犹胜锦,枉身牢鼎不如蔬。
何心敢冀浆先馈,无善兼令岁有馀。
最是学文方自讼,只堪把笔教儿书。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首联“僧房几载如禅定,州序今来以义居”将僧人的禅定生活与世俗官府的治理进行对比,强调了以义理为本的生活方式。颔联“直道褐衣犹胜锦,枉身牢鼎不如蔬”则进一步阐述了朴素与高尚的道德追求,认为正直的品格和简朴的生活比华丽的外表和富贵的地位更为可贵。颈联“何心敢冀浆先馈,无善兼令岁有馀”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善行能够带来丰饶的年岁,而非物质的馈赠。尾联“最是学文方自讼,只堪把笔教儿书”则点明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后代教育的期待,认为通过学习和教导孩子,可以不断自我反省和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道德修养、生活态度以及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伦理的追求。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南州本是诸儒秀,上国宜从大隐居。
别我好留仙竹杖,送君欲献野芹蔬。
所惭下士文章陋,未报诸公礼义馀。
若见汝阴前太守,为言迂阔正谈书。
谁家门外柳双株,满屋清风是我居。
霜后正逢篱下菊,雪前已贮瓮中蔬。
沫流口角耽吟睡,毛坠头心久病馀。
努力正如初学辈,老瞳昏涩夜看书。
上欲求稽古,天书下四溟。
儒风久湮郁,诏意乃丁宁。
削剥因唐氏,源流自汉庭。
春秋披日月,易象炳丹青。
礼乐搜潜奥,诗书抉杳冥。
今焉拘注疏,何谓复明经。
吟翁如共老庄游,物外能齐乐与忧。
鳌背不为三岛客,鱼竿终泛五湖舟。
何须大使诗来问,合使幽人病为瘳。
陶令菊花犹有在,未知肯饮一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