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玉兰花在华美宴席上的盛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玉兰花的香气与光影之美,以及其与宴会的和谐相融。首句“玉花千队映华筵”,以“玉花”比喻盛开的玉兰花,与豪华的宴席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壮观的场景。接着,“胜赏须知异隔年”表达了对这次盛宴的珍视,暗示这样的美景与欢聚不易得,需倍加珍惜。
“香透纱窗疑郁烈,影摇庭月斗婵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玉兰花的香气与光影效果。香气穿透纱窗,仿佛浓郁而强烈,而其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与庭院中的月亮争奇斗艳,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这里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使得玉兰花的形象更加生动。
“歌停莫使空金斝,赋就凭谁襞绛笺”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宴会中歌声停止,但美好的瞬间不应就此消逝,希望有人能通过诗歌或文章记录下这份美好。这既是对艺术创作的呼唤,也是对美好记忆的珍藏。
最后,“若向杨州比琼树,未应声价让渠专”将玉兰花与杨州的琼树进行比较,赞美玉兰花不仅美丽,且其声价(声誉)不应被其他事物所独占。这里不仅赞扬了玉兰花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认可与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兰花在宴会上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艺术创作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