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三首(其二)

乍停吴榜,指灵山深处,待携筇杖。

吹几阵、料峭东风,唤得得青驴,绕过林莽。

一半斜阳,蚤已挂、古藤萝上。

更松声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难状。莫说图景惝恍。

想当年僧绍,始穷幽赏。

羡煞渺渺禅栖,隔世界由旬,尽刬烦障。

惭愧尘容,且暂领、烟云供养。

约他年,结茅行药,采芝拾橡。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先,“乍停吴榜,指灵山深处,待携筇杖”,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行动,诗人乘船至灵山深处,准备徒步探索。这里“吴榜”指的是江南的船只,“灵山”则象征着神秘而充满灵性的自然景观。“待携筇杖”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探险的期待和准备。

接着,“吹几阵、料峭东风,唤得得青驴,绕过林莽”,通过春风和青驴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生机与活力。料峭的东风不仅带来了春的气息,也仿佛召唤着青驴一同穿越茂密的丛林,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半斜阳,蚤已挂、古藤萝上”,夕阳西下,半边天空被染上了金黄,而另一半则沉浸在深邃的阴影中。古藤萝在这样的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生动,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师精心布置的一幕。

“更松声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难状”,随着松涛竹影的交织,诗人仿佛被引领到了霞光的心脏,那里的景色难以用言语形容,充满了神秘与美丽。

“莫说图景惝恍”,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叹,认为即使是最好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这份美。

接下来,“想当年僧绍,始穷幽赏。羡煞渺渺禅栖,隔世界由旬,尽刬烦障”,诗人联想到古代高僧僧绍的隐居生活,对那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生活方式表示羡慕。由旬在这里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一个单位,用来形容极远的距离,暗示了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惭愧尘容,且暂领、烟云供养”,诗人自谦于世俗的束缚,但同时也珍惜眼前的自然美景,将其视为精神上的供养。

最后,“约他年,结茅行药,采芝拾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年,与自然更加亲近,过上隐居的生活,寻找草药,采摘灵芝,拾取橡果,过着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连环三首(其三)

片帆遥指,秋容如画,绿波频舣。

正群推、制锦无双,况梦笔生花,赋情闲丽。

曾到蓬莱候雉尾,春移庭陛。

把荷衣、换了玉裤,听歌又夸仙吏。

尊前且探箧笥,数流传今古,南梦遗事。

回首见、一点湘烟,好添与江郎,几多诗意。

长途渺渺,喜结伴、丛兰芳芷。

但惆怅,竹西人远,暗挥别泪。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思佳客

银汉澄澄漏未残,青莺飞去又飞还。

湘裙綷縩来芳砌,凉月殷勤过画栏。

携雪茗,弄冰纨,衣香花气别伊难。

并头双影看来好,露坐终宵肯道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探春

小簟凉生,虚帷秋到,双星今夜相见。

巧思穿针,回文织锦,犹记曲廊深院。

辜负年时约,任瓜果、筵空谁荐?

笑他钿盒金钗,浪说他生宛转。

可奈残灯孤馆,问天上人间,赋情深浅。

孔雀东南,浮云西北,往事几回肠断。

怕见庭阴月,只解得、照人伊黯。

一水盈盈,空向银湾泪满。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三姝媚

宫墙行已近。讶水佩风裳,淡妆微晕。

田田多少,占凉波四面,翠痕萦损。

太液遥连,一半是、天家脂粉。

玉井谁传夜舒,曾记总输风韵。

宛转横堤曲港,便一幅、江南图画应逊。

淡云疏雨,怕等闲、轻把红衣吹褪。

传语西风,莫便做、晚来秋恨。

搅破香香深处,双鸳梦稳。

形式: 词牌: 三姝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