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树不自惜,与藤相萦系。
岁久藤枝繁,见藤不见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以"芳树"和"藤"为载体,展现出生命的相互依存与变迁。"芳树不自惜",暗示树木虽美,却无私地将自己的生命力分享给藤蔓,体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藤相萦系",形象地描绘了两者紧密相连的关系,如同朋友或伴侣之间的深厚纽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久藤枝繁",藤蔓茂盛生长,而"见藤不见树",寓意着树木的付出并未得到长久的显现,可能已经被藤蔓所遮掩。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在默默付出和奉献中,个体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价值依然存在。
整体来看,王廷相的《芳树》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树木与藤蔓,表达了关于生命、奉献与隐忍的主题。
不详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天设潼关金陡城,中条华岳拱西京。
何时帝劈苍龙峡,放与黄河一线行。
玉女霓裳斗彩虹,君王仙去凤楼空。
只今惟有垂杨树,留得寒蝉咽故宫。
莫向隋宫问六朝,琼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岭环隔翠苍龙绕,突出神峰霄汉边。
金井不须开宝穴,万年天子是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