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簿还侍下

四见霜花始解官,綵衣还侍肯盘桓。

胸中事业仍加益,箧里经书不废看。

立马仙山风帽侧,移舟秀水露帆寒。

铨衡论奏恩辉近,早寄佳声遗我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的变化与成长,以及对学问的持续追求。首联“四见霜花始解官,彩衣还侍肯盘桓”,以“四见霜花”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官场经历的积累,表达出主人公在经历了多次升迁后,终于有机会回归家庭,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然而,“彩衣还侍肯盘桓”则暗示了他虽有归隐之心,但仍旧心系国家,不会长时间停留于家庭,体现了其忠君爱国的情怀。

颔联“胸中事业仍加益,箧里经书不废看”,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成就与对学问的热爱。他不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更是在阅读经典中不断充实自己,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这既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

颈联“立马仙山风帽侧,移舟秀水露帆寒”,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的悠闲与宁静。他骑马行至仙山之巅,风帽轻轻侧过,仿佛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乘船游于碧波之上,寒露轻洒在船帆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一联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在形象,也反映了其内心的淡泊与高远。

尾联“铨衡论奏恩辉近,早寄佳声遗我欢”,表达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影响力与成就。他的建议和论点被高层采纳,带来了荣耀与喜悦。同时,他也希望将这些美好的声音传递给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成就。这一联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与家庭、学问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追求,以及他对国家、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送周广之令桂阳

犹馀残雪凝山椒,已见新春上柳条。

引领不能成面别,寄诗空欲减魂消。

为言民社迁官重,莫叹湖湘去路遥。

早向县廷舒所欲,如君风迹定翘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安远道中

晚穿乱水踏攲危,晓度空山瘴雾飞。

今日戒途甘险阻,古来谋事重依违。

行询野叟观其欲,静究州图记所非。

走遍封疆收定议,黄花时节合东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金精岩

回岩万仞透青冥,造化功偏窍凿精。

自是神仙乘福地,岂因谖诈诱愚兵。

金床旧迹知何在,石鼓遗歌仅可评。

尘淟暂来心已悟,灵场千古为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金精回书朝阳岩观壁

秋入群峰气象清,朝阳才过到金精。

胜游却向尘劳得,此日清怀慰此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