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秋柳八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柳树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首句“江南江北尽堪悲”,开篇即点出秋柳所处的环境,江南江北的辽阔之地,皆因秋意而充满悲凉之感。接着,“堤上谁歌杨柳枝”一句,以问句形式引出对秋柳的直接描写,仿佛在询问堤边是否有人在歌唱着与秋柳相关的曲调,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
“腰比休文何太瘦,鬓如潘令竟成丝。”这两句运用典故,将秋柳与古代两位文人的形象相比较,休文指南朝梁代的文学家沈约,潘令则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潘岳。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秋柳瘦弱形态和斑白鬓发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叹。
“折来羞赠离人手,断后难添少妇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秋柳被折下,却羞于赠予离别之人,暗示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而断后的柳枝难以再为少妇添画眉毛,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也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最后,“此日阳关三叠后,多应愁杀戍边儿。”引用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意境,表达了对远行戍边士兵的深切关怀与担忧,预示着他们将面对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柳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