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九日

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

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无一语,只当相逢未。

霜风紧,霜叶脆。上危梯,九日层楼倚。

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

别时真惜,住也无计。

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

形式: 词牌: 婆罗门令

鉴赏

这首清代朱彝尊的《婆罗门令·九日》描绘了一幅秋水长流、离别伤感的画面。首句“渠去日一帆春水”,以春天的江水象征着离去者的行踪,暗示了离别的季节和氛围。次句“侬到日也一帆秋水”,则表达了等待者独自面对秋水的寂寥与期盼。

“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揭示了意外的重逢并未按预期发生,反而增添了离别的遗憾。接下来,“无一语,只当相逢未”表达了两人相见却无言相对的沉默,仿佛他们从未真正相遇过。

“霜风紧,霜叶脆”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凄凉的气氛,而“上危梯,九日层楼倚”则描绘了主人公独自登上高楼,遥望远方的情景。然而,“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一句,鹦鹉的啼叫似乎在催促离去,更添离别之苦。

最后,“别时真惜,住也无计”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深的不舍和无奈。诗人感叹这绵绵不断的离愁,以至于每逢登高,都会触景生情,洒下思乡之泪。

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清人朱彝尊在九日登高之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玲珑四犯.和易中实鬘天影事词韵

一寸眉情,看逗入菱妆,春瘦多少。

晕碧苔廊,满径履痕将老。

楼外细雨飘愁,伴绣被、那知魂销。

恨闰春、不闰兰夜,迟我背灯词稿。

茜窗慵觅余寒,唾剩残茸,口脂香小。

待松金钮鼠窥人,响送潜钩恼。

回望半咫屏山,早睡煞、狸奴清悄。

蓦一回拭枕,一回撩帕,没人知道。

形式:

梦芙蓉

日长深院里,见微吟红豆,学书青李。

鼠须散卓,曾付扫眉翠,绿纱风不起,炉烟都篆心字。

密缔星期,许支机石畔,来往绛河水。

谁料分飞万里。雾露芙蓉,恨别成秋蒂。

桃蹊重到,仙犬遽迎吠。

涩尘凝满砌,夕阳空自垂地。

旧日回廊,剩枇杷一树,花下小门闭。

形式: 词牌: 梦芙蓉

清平乐

齐心藕意,下九同嬉戏。

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

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