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小兹晨喜欲狂,相邀结束踏春场。
暗思豪兴随年减,空愧浮生向老忙。
游队懒追依酒伴,歌棚嫌闹憩僧房。
明年祇有还山约,愿醉松傍与竹傍。
这首明代诗人程嘉燧的《感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对春天的狂喜之情,以及随着岁月流逝,心境的变化。首句"少小兹晨喜欲狂"展现了诗人早年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兴奋,那种欣喜若狂的情绪跃然纸上。然而,接下来的"暗思豪兴随年减"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豪情壮志逐渐消退。
"空愧浮生向老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他感到空虚和愧疚,因为忙碌的生活让他无暇尽情享受春光。"游队懒追依酒伴,歌棚嫌闹憩僧房"两句,通过描述诗人不再热衷于追逐游队或在喧嚣的歌棚中寻找乐趣,而是选择在僧房中安静休息,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对未来做出了设想:"明年祇有还山约,愿醉松傍与竹傍",他期待着来年能回归自然,沉醉在松竹之间,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都市尘世的厌倦。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青春的活力,又有岁月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
不详
清明寒食山头哭,到处犹传旧风俗。
无家自愧百年身,有情共伤千里目。
汉阳渡口柳依依,江风作花雪打衣。
经旬始过道士洑,五日未离黄鹤矶。
吴王庙前乌衔肉,又搅崩江作银屋。
叉鱼艇子不敢行,昼傍官船愁水宿。
春光忽开三月三,红桃写镜江拖蓝。
烟花才下两孤北,松楸正在九华南。
蟂矶亭亭落日孤,春原尽处是芜湖。
青烟白道人归去,纸钱挂树啼鸢乌。
朝寒霢霢荡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
客到杯香怜閤小,兴移墨漫爱窗明。
檐前树缺春山出,桥外天低野寺平。
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风雨断柴荆。
轻舟出郭信风扬,过雨陂塘五月凉。
山槛水添平入户,野亭树密远生香。
村中客少过逢简,醉后情深笑语长。
频到不须仍载酒,自煎花乳闲黄粱。
新赏由来兴不违,忍逢高唱独言归。
共穿疏雨牵花艇,自载清樽款竹扉。
红蜡泪多时见跋,娇莺声断一沾衣。
已拌白发从今尽,莫放梁尘到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