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玉延亭看菊

秋尽燕南菊有华,品题犹自待诗家。

酒浇屈子醒魂杳,灯晃西施醉影斜。

九日风光今已负,百年世事亦无涯。

升堂细碎还堪撷,杜老无庸晚见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燕子南飞,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秋尽燕南菊有华”开篇,巧妙地将季节变换与自然景观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品题犹自待诗家”一句,点明了诗人对菊花的欣赏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期待。

接下来的“酒浇屈子醒魂杳,灯晃西施醉影斜”,运用典故,借屈原和西施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屈原的“醒魂”与西施的“醉影”形成对比,既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情感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九日风光今已负,百年世事亦无涯”两句,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时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错过,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失去;而“百年世事亦无涯”则揭示了人生的无限性和不可预知性。

最后,“升堂细碎还堪撷,杜老无庸晚见嗟”中,“升堂”可能指的是进入高雅的境界或深入探讨,“细碎”则可能指细节或琐碎之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深入理解事物价值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杜甫(杜老)晚年感叹人生无常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题竹赠陈御史瑞卿

玉立娟娟不受尘,昆山惯与竹传神。

冰霜高节知难并,捲赠乌台铁面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林方伯还闽

安定苏湖教独行,无能还愧老门生。

几年阔别无消息,四海相逢是弟兄。

荀氏八龙俱騕袅,唐家九牧世簪缨。

燕山岁暮征车发,把酒城东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昭子希周失解

前修未远力须追,中道无缘忽自疑。

名似甘罗殊未蚤,器如马援不妨迟。

卑高在手谁能定,冷暖于人只自知。

莫怪羲之羡怀祖,瑶环重映碧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汝行敏知南安

五马南来百姓欢,文章太守属南安。

郡中召父歌堪续,壁上张颠字未漫。

庾岭梅华春信早,吴江枫叶暮吟寒。

到时境内人皆足,每食无鱼不用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