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陈和叔草书千文

伯英临池池水黑,世称草圣真无敌。

逸少奇踪昔所珍,曾为换鹅书道德。

晚有张颠尤怪伟,意自公孙剑中得。

由来传播千百年,笔法至今为准的。

近时此学虽彫零,妙绝何尝虚赏识。

唯公气格出天然,挥扫能兼古人迹。

纵如烟海鱼龙游,俊若秋天鹰隼击。

斡旋舒惨在术内,心通手应难窥测。

曩传法帖久已寘,安得千文饱矜式。

越溪明楮白于霜,昼永愿公飞电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求陈和叔草书千文》是宋代诗人韦骧对陈和叔草书艺术的高度赞扬。诗中以“伯英”、“逸少”、“张颠”等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作为对比,强调陈和叔草书的独特魅力与高超技艺。

首句“伯英临池池水黑”,借用张芝(伯英)临池学书的故事,形容陈和叔的书法练习之勤勉。接着“世称草圣真无敌”直接赞美陈和叔的草书成就,冠以“草圣”之名,表示其技艺无人能及。

“逸少奇踪昔所珍,曾为换鹅书道德”提到王羲之(逸少)的书法故事,进一步衬托陈和叔的书法价值。后两句“晚有张颠尤怪伟,意自公孙剑中得”则将陈和叔与张旭(张颠)相提并论,指出其书法风格独特,灵感来源于剑舞,形象地描绘了其书法的动态美。

“由来传播千百年,笔法至今为准的”表明陈和叔的书法技艺影响深远,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接下来“近时此学虽彫零,妙绝何尝虚赏识”表达了尽管时代变迁,但陈和叔的书法依然受到高度评价。

“唯公气格出天然,挥扫能兼古人迹”赞美陈和叔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更具有自然天成的气质,能够融合古人的笔法。最后“纵如烟海鱼龙游,俊若秋天鹰隼击”用生动的比喻形容陈和叔的书法如同在烟波浩渺的海面上鱼龙游动,又如秋天的鹰隼凌空飞翔,展现出其书法的灵动与力量。

“斡旋舒惨在术内,心通手应难窥测”指出陈和叔的书法技巧深藏不露,需要深刻理解才能把握其中的奥秘。“曩传法帖久已寘,安得千文饱矜式”表达了对陈和叔作品的渴望,希望得到他的草书千文进行欣赏。

“越溪明楮白于霜,昼永愿公飞电墨”以越溪的明净、白纸如霜比喻陈和叔书法的纯净与高雅,表达作者在白天愿意欣赏陈和叔飞快书写的情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高度赞扬了陈和叔草书的艺术成就,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高超的技艺以及深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陈和叔作品的深深敬仰和期待。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谢中书张侍郎分惠赐冰

蒸云炽结炎威稔,紫禁传宣驰内品。

颁冰首及辅臣家,三伏歘成秋气凛。

寒光莹澈带恩辉,圭角峥嵘出天禀。

红尘不敢傍朱门,溽暑何由近华寝。

无瑕独惬水精盘,荐冷潜被文石枕。

池凤应思引轻喙,鼎梅亦觊清馀饪。

蜗庐穷处厌烦酷,嘉惠分沾幸尤甚。

儿童惊目且相欢,蝇蚋窜身宁自审。

荷公借润变焦枯,食蘖肺肠方渴饮。

强持累句冒钧衡,深愧才华非鲍沈。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暮夜还家得清叟所留二诗因以谢

暑云结雨殊蒸郁,骑马天街尘土沕。

汗渍巾冠溜墨珠,两目昏眵睛忽忽。

入门下马意歘纾,一派清风偶飘拂。

豁然自喜方自疑,短轴碧笺僮捧出。

开卷知为清叟诗,濯热蠲烦一何疾。

清叟之诗豪且丽,笔力滂葩少俦匹。

上篇首吟东府西壁之画竹,彷佛龙孙见奇质。

继言手植湘川斑,一一琅玕露萧瑟。

次篇追忆钱塘西湖之荷花,十里红香梦难必。

形容摸写极纤妙,造物无心为之屈。

繄余何幸并获观,冰饮玉壶清澈骨。

须臾狂霔轰雷车,至宝似难安陋室。

欲还却记古人言,在处护藏宜有物。

且摅鄙思酢所贻,无以续貂还见诘。

形式: 古风

昨日辄以鄙句奉谢重辱长篇为贶再藉来韵和答次韵

屋梁晓影初日暾,银潢下沃昆冈焚。

铁骑腾突方追奔,玙璠入水体自温。

翩翩梦翼飞天门,异香气力能返魂。

真珠倾写琉璃盆,青铜古镜磨尘昏。

知音听凤裁龙孙,重然宝剑垂荒坟。

扶摇九万观化鲲,君诗体格能并存。

大言软语清兼浑,搜索物象穷乾坤。

琼笺碾出花无根,字字馥郁如芳荪。

至宝无价难轻论,洪波荡纵长鲸吞。

元化运转通昆崙,探颐不见雕镌痕。

胡为及我穷陋门,守护固乏育与贲。

美材谁荐为牺樽,羃之疏布饰以琨,致用清庙非常恩。

形式: 古风

和彦常看月

双扉窈窕疑仙穴,锁宿弥旬尘事绝。

夜色萧然鼓二更,联步空庭望寒月。

众星掩抑天无云,万瓦鳞鳞带霜雪。

俯看腐草亦光辉,仰数冥鸿自行列。

瑶台十二好裴徊,银界三千孰分别。

钩帘却坐未欲寝,况有高谈助清澈。

匆匆置酒当虚檐,肴蔌饤饾殊微纤。

长檠彻去不复用,岂假密炬徒炎炎。

追思李杜篇章妙,亦有狂语时相兼。

举杯劝饮一何怪,斫桂浪恣尤难厌。

岂如我辈赏以意,一觞一咏情何恬。

兴阑影侧各分散,心月两适俱无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