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重天子恩如海,雷雨斯须遍八荒。
南土不寒多草木,却愁无地著秋霜。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对臣子深厚的恩泽,如同海洋般浩渺,瞬间遍及广阔的疆域。南方土地温暖湿润,草木繁茂,然而诗人忧虑的是,这样的地方似乎难以找到足够的空间来承受秋天的霜降。通过此诗,宋褧表达了对王伯修赴任南台御史的关切,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环境与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出对皇恩与自然气候的细腻观察。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无悰莫饮采石酒,有耳休听商女歌。
揽辔归来无一事,蒋山高处看烟萝。
漳河潞河水悠悠,夫君去上沙棠舟。
承颜无复别亲苦,分袂但增知己愁。
伯修思子马如飞,兼善携家棹且迟。
邂逅故人烦寄语,故人挥麈日评诗。
华山高耸鹊山东,一带烟霏翠接空。
安石从来多雅兴,却如新妇闭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