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

越丝回波翔紫凤,丹芝水花相间香。

并刀剪绿藕丝脱,中有二十四鸳鸯。

碧窗夜寒针指冷,一线未缝双泪迸。

秦云陇树千万重,欲寄还愁道涂梗。

封题锦字托衣中,殷勤先谢西飞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寄衣曲》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冷夜晚缝制衣物的情景,以及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越丝回波翔紫凤,丹芝水花相间香”,以“越丝”和“丹芝”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华美而清新的氛围,仿佛可以看到紫色凤凰在丝线间飞翔,丹红的芝草与水中的花朵交织出香气,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着,“并刀剪绿藕丝脱,中有二十四鸳鸯”,描述了女子使用锋利的并刀裁剪绿色的藕丝,其中隐藏着二十四对鸳鸯的图案,寓意着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碧窗夜寒针指冷,一线未缝双泪迸”,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在寒冷的夜晚,用颤抖的手指缝制衣物时的艰难与情感的复杂。她的眼泪在未完成的针线间流淌,既是对劳动的辛酸,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秦云陇树千万重,欲寄还愁道涂梗”,通过“秦云”和“陇树”的意象,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通信的困难。即使想要寄送衣物表达心意,却因路途遥远和重重阻碍而感到忧虑和无奈。

最后,“封题锦字托衣中,殷勤先谢西飞鸿”,女子将写满深情的锦书封存于衣物之中,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像西飞的大雁一样,能够传递这份心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铜雀台

西陵绿树无颜色,邯郸女儿犹艳质。

魏家空起千金台,一旦飘零同瓦砾。

名姝绮丽皆尘土,至今里女能歌舞。

妆成仍唱望仙词,梦回不记霓裳谱。

人间白日奔隙驹,绿颜回首雪盈颅。

秦楼楚榭今安在,日暮残鸦下冷芜。

形式: 古风

首阳薇

朝采薇,露未晞。夕采薇,风凄凄。

岐山东来墨为缞,大白小白悬两旗。

食周之粟不如蕨与薇。蕨薇虽不饱,应是商山草。

形式: 古风

妩媚谣

妩媚复妩媚,不道李与桃。

阿娇十四著绣袍,锦襦双佩并州刀。

自从贞观见天子,宫妆靓丽珠鞋高。

亲挑佛灯诵佛语,邂逅君王泪如雨。

未央前殿恰垂帘,白马道场齐抱杵。

提兵谁遣太法师,縳贼亲烦长公主。

大云经梵不足听,天堂火发延御屏。

雨露新归奉宸监,浮屠鬼战金轮庭。

李花不开媚娘舞,海内纷纷争好武。

道旁谁遇触邪冠,骨肉不如岩下土。

形式: 古风

磊磈行

深林人稀豺虎嘷,荒崖堕石海漱涛。

长安万里烟浩浩,黄金触手轻如毛。

貂裘敝尽何足惜,腰下焚焚双宝刀。

西来黄尘扑天起,将军破敌见天子。

圉夫灶下尽蒙恩,困杀英雄老燕市。

燕南美人好颜色,压酒槽头劝行客。

东风舞折柳丝狂,醉击龙泉按歌拍。

歌声嘹亮舞熊柔,不数当年宋意讴。

知己难逢头易白,出门跨马路悠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