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哀亲》,是明代诗人丁麟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失去双亲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家庭生活变迁的感慨。
首句“有亲有亲怙恃全”,点明了家庭的完整与和谐,亲人的存在是生活的支柱。接着,“瓶罍依倚期终年”描绘了家人相互依靠,共同度过一年四季的画面,体现了亲情的深厚与生活的温馨。
然而,转折出现在“我生不辰天怒瘅,漂鸱化碧双亲前”。诗人自责于自己未能在双亲健在时给予更多关爱,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对双亲去世的悲痛。接下来的“双亲有孙初学笑,孙母无夫镜空照”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失去双亲后家庭的空虚与孤独,孙儿的笑声与母亲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哀愁。
“北堂椿瘁萱亦衰,忧不忘兮花不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失去双亲后的家庭氛围,北堂的椿树和萱草都因失去照料而凋零,象征着家庭的衰败与失去生机。最后,“呜呼一歌兮歌正哀,飞魂暗逐东流回”以哀歌结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仿佛灵魂随着东流的河水一同远去,无法忘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失去双亲的哀悼,反映了人世间亲情的珍贵与脆弱,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