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是文种在吴国攻破槜李后,与群臣临水为王送行时所作的祝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王的祝福与期望。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开篇即以天地之力喻示王的运势,预示着虽然可能面临困难(前沉),但最终会迎来成功(后扬)。
“祸为德根,忧为福堂”,指出困境和忧虑是美德和幸福的源泉,暗示王应从逆境中汲取力量,化险为夷。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强调以德服人的重要性,威逼只会导致灭亡,而顺从则能带来繁荣。
“王离牵致,其后无殃”,预祝王的离去不会带来灾祸,而是开启新的和平与繁荣。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表达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上天的影响。
“众夫悲哀,莫不感伤”,描绘了民众对王离去的哀伤之情,体现了王的影响力。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文种作为臣子,以简朴的祭品和两杯酒表达对王的敬意和祝福。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祝愿王拥有无尽的美德和长寿。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希望天地间的神灵都保佑王,给予他力量和指导。
“我王厚之,社祜在侧”,表达对王的深厚敬意,希望王受到社稷的庇护。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强调美德可以消除一切灾难,带来福祉。
“去彼吴庭,来归越国”,预祝王顺利离开吴地,回到越国,开启新的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王的祝福和期望,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君臣关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