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锡畴的《客枕闻鹃》。从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古典诗词中的婉约与深沉。
“烟新寒食过,月皎子规来。”这两句描绘了时序与自然环境的氛围。“寒食”是指清明节后的禁火冷食习俗,而“月皎子规来”则是说夜晚月色皎洁,正值子时(午夜至2点钟),鹃鸟的叫声传来了。这里既有时间的流逝感,又有季节更替的意境。
“万里他乡恨,千年故国哀。”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万里”强调了与家乡之间的遥远距离,而“千年”则是时间的延长,象征着永恒不变的情感。这里,诗人的乡愁如同历史的悠久,跨越时空。
“窗深敧枕听,梦短到家回。”夜深人静,窗外鹃鸟的叫声让诗人更加思念远方的家。在这宁静而又寂寞的夜晚,他甚至在梦中也渴望回到故乡。这两句通过“敧枕”和“短梦”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不安。
“为尔添愁寂,春风不耐催。”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思念之情的进一步表达。诗人因为鹃鸟的叫声而感到更加的愁绪和寂寞。春风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像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催促着季节的更迭,也加深了诗人的乡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鹃鸟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家国的无尽哀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纤细与意象丰富,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抒情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