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汇水誇同邑,桐江事事贤。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
游宦常千里,归来共一川。
西门今日路,忍泪入资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赵知宗所作的挽诗第三首,表达了对故友赵知宗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首句“汇水誇同邑”以家乡的汇水为引,赞美赵知宗在故乡的声誉;“桐江事事贤”则进一步强调他在桐江地区的德行出众。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两句,通过描绘赵知宗的品性,说他的节操如冰清玉洁,言语分量重如顶天立地,显示出他的正直和才情。接下来,“游宦常千里,归来共一川”回忆了赵知宗仕途奔波,但无论身在何方,最终都能与家乡同归一川,体现了他对乡土的深情。
最后,“西门今日路,忍泪入资延”描绘了诗人送别赵知宗的情景,西门外的路上,诗人含泪目送故人离去,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思和对未来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曹彦约对赵知宗的敬仰和悼念之情。
不详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三桂先猷远,公来应瑞芝。
子能传世业,令欲遍孙枝。
笏盛床应满,端闿橐已持。
挂冠犹进秩,天意卜深知。
壮日民师帅,中年国典刑。
六分名郡竹,两粲使华星。
綵戏方娱侍,丹旌忽篆铭。
空馀泉一滴,万古叹清泠。
此地关情久,淳庞好士民。
向来同患难,今历几秋春。
綵棒迎新尉,绨袍说旧人。
为言昌谷老,寄语益相亲。
宦路今如此,亲闱望已深。
是谁门户责,慰我父兄心。
镜里休频看,杯中但浅斟。
前贤官业处,端的要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