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浸菩提坐,风传戒定香。
藕根金锁骨,花面玉毫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宗高僧修行的生动画面。开篇“水浸菩提坐,风传戒定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僧人的禅坐境界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水浸菩提坐"形象地表达了禅师在静坐中如同菩提树下入定的佛陀一般,心如止水,清澈明净;"风传戒定香"则通过风的传递,暗示禅师的戒定之香不仅内心所守,也能以无形的方式散发出去,影响周围环境。
接下来的“藕根金锁骨,花面玉毫光”两句,则描绘了僧人内在修养成就的外化象征。"藕根金锁骨"中的“藕根”比喻坚固不拔,"金锁骨"则形容其内心如同用黄金铸成的锁链紧锁,不为世俗所动摇;"花面玉毫光"中,“花面”指的是僧人的面容如花般温和俊美,而“玉毫光”则是对佛陀之间顶肉髻(即玉毫)之光芒的描绘,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僧人修为的精妙结合,不仅展示了李石先生在禅意表达上的高超造诣,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露叶涓涓泣素秋,旗亭樽酒解忘忧。
别来频寄加餐字,莫遣新诗学四愁。
蝶儿也解宿香丛,蜂子尤能醉蜜红。
幻景扫除馀结习,自携茗碗漱花风。
洞中龙老不知年,荣隐先生稳著鞭。
大袖长歌出天汉,信乎平地有神仙。
一叶梧桐一片云,秋风江上日纷纷。
鸦来鸦去吾何预,不向声尘著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