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雅寺丞

玉府文华异俗氓,丹山毛羽尽祥珍。

伊皋相业光前史,王谢家风世有人。

好学少年忘贵胄,摛词奇藻敌阳春。

如今四海皆桃李,曾见槎通万里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送吕雅寺丞》是宋代诗人刘挚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联“玉府文华异俗氓,丹山毛羽尽祥珍”,以“玉府”和“丹山”为喻,赞美友人吕雅寺丞的才华出众,犹如珍稀的羽毛般独特,不同于世俗之辈。这里的“文华”和“毛羽”都象征着才华与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吕雅寺丞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高度评价。

颔联“伊皋相业光前史,王谢家风世有人”,进一步赞扬吕雅寺丞的政绩和家风。伊皋相业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伊尹和皋陶的功业,光前史意味着其事迹将被历史铭记;王谢家风则暗指东晋时期名门望族王氏和谢氏的家族风气,世有人则表明吕雅寺丞的优秀品质和成就能够世代传承。这两句诗不仅赞誉了吕雅寺丞的个人成就,也暗示了他的影响将超越个人,成为一种精神遗产。

颈联“好学少年忘贵胄,摛词奇藻敌阳春”,是对吕雅寺丞年轻时勤奋学习、才华横溢的描述。这里“好学少年”形容吕雅寺丞年轻时的勤奋好学,“忘贵胄”则表明他不拘泥于出身,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摛词奇藻敌阳春”则是说他的文采斐然,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甚至可以与春天的美景相媲美。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吕雅寺丞的文学才华。

尾联“如今四海皆桃李,曾见槎通万里津”,以“四海皆桃李”比喻天下英才汇聚,而“槎通万里津”则用舟楫穿越江河的景象,象征吕雅寺丞的才华和影响力跨越千山万水,影响深远。这一联既是对吕雅寺丞广泛影响力的认可,也是对天下人才共聚一堂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吕雅寺丞才华、品德、政绩及影响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敬意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98)

刘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路虞部得代还

东风杨柳认春天,轣辘车音向郢山。

久客不知游宦乐,五年方喜取书还。

边兵近日屯湟水,汉将何时入玉关。

自古诗人多慷慨,功名无使壮图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圣和还自京师途中见寄

郊原新雨静纤埃,路下霏烟白玉台。

辽鹤应悲里中旧,仙凫今自日边回。

云端心望高堂喜,马上诗寻故社来。

牢落不才疏世者,尚贪斗粟变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李圣和寒食郊居二首(其一)

春郊寒食叹淹留,巧映鞦韆树色柔。

杏萼离披翻白雪,柳花轻薄聚圆毬。

风光无赖撩归思,节物相逢眷昔游。

塞下尘埃侵梦想,何时仙袂揖浮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李圣和寒食郊居二首(其二)

林梢黄绿野禽鸣,泱漭春阳泛地平。

禁火人家甘冷淡,浴蚕天气趁清明。

谁将马络寻春去,独佩诗囊傍水行。

稚女弄花田叟醉,笑歌真是太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