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夫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妻弹奏着舜的乐曲,小妻则敲击着湘瑟的弦音。
那个放荡不羁的丈夫游玩归来,却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
他不研读《关雎》这样的诗篇,怎会理解后妃的美德呢?

注释

大妻:妻子中的长者或地位较高者。
唱:演奏。
舜歌:古代乐曲,可能指舜的乐章。
小妻:妻子中的年轻或地位较低者。
鼓:弹奏。
湘瑟:古代的一种瑟,源自湘地。
狂夫:行为放纵、不拘礼法的丈夫。
游冶:游乐、寻欢作乐。
归:回来。
端坐:正襟危坐,严肃的样子。
仍:仍然。
作色:表现出不满或严肃的表情。
关雎篇:《诗经》中的第一篇,描写男女爱情。
后妃:古代皇后或妃嫔。
德:美德,品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展现了古人对于德行和文化修养的重视。开篇两句“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表明家中的女性成员在进行音乐活动,大妻可能是在吟唱古代圣君尧舜的赞歌,而小妻则在演奏一种叫做湘瑟的乐器,这些都是古代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人对于教育和修养的重视。

第三句“狂夫游冶归”中的“狂夫”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他在外游历归来,可能是因为对世俗的不满或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随后的“端坐仍作色”则表明尽管他有着狂放不羁的一面,但回家后依旧能保持端正的坐姿和严肃的表情,这或许反映了古人对于外在行为与内心修养之间微妙平衡的追求。

最后两句“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则是对《诗经·关雎》这首歌颂后妃德行的诗篇提出质疑,如果连这种基础的文化知识都不了解,又怎能评判后宫女性的德性呢?这是对于传统文化修养的强调,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道德和文化的严肃态度。

整首诗通过家庭生活的场景,展示了古代对文化教育、个人品行以及道德评价的重视。

收录诗词(28)

刘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战地

杀气不上天,阴风吹雨血。

冤魂不入地,髑髅哭沙月。

人命固有常,此地何夭折。

形式: 古风

修养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

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汨没随埃尘。

形式: 古风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独饮

尽欲调太羹,自古无好手。

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