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首句“出门非我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出谋生的不情愿,可能是因为对家庭的责任或是对现状的不满。接着,“岁月感蹉跎”则流露出时光流逝、岁月易逝的感慨,暗示着诗人可能在为生活奔波中感到时间的宝贵与流逝的无奈。
“九十余将半,八旬母渐过”两句,通过具体的年龄数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年迈母亲的担忧和对时光飞逝的感叹。这里不仅体现了孝顺之情,也反映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家贫难养志,心苦托行歌”则揭示了诗人因家庭贫困而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现实困境,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通过“托行歌”这一行为,或许是在借音乐或吟唱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静想谋生计,终宵起亦多”表达了诗人深夜思考生计问题的情景,显示出他对未来生活的焦虑和努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普通人在艰难境遇下对家庭责任、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