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光庭初夏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退朝之后人人都认识郑崇,他的正直名声如同脚步声一般清晰。
躺在床上听到稀疏的梧桐雨声,独自吟咏着微凉的殿阁之风。
您在谏官的职位上继续继承先人的事业,而我则想在醉乡中寻找无为的宁静。
在陶醉的梦中,是谁唤醒了我?醒来后感觉病后的耳朵更加灵敏,如同牛蚁初除后的清新。

注释

郑崇:古代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
履声:行走的声音,比喻郑崇的正直名声。
疏响:稀疏的声音。
梧桐雨:象征清冷的秋雨。
殿阁风:宫殿里的微风。
谏苑:指朝廷的谏议机构。
承业:继承前人的事业。
醉乡:借指逃避现实的醉酒之地。
无功:不求功名,指隐居或淡泊。
陶然:愉快、舒畅的样子。
牛蚁:比喻病后的清新感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朱光庭初夏》。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官场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感慨。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这两句表明诗人早晨结束公务后,每个认识郑崇的人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就像脚步声回响在耳边一样。这里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传达了郑崇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诗人躺下时听到了疏疏的梧桐叶间雨声,独自沉吟着那微凉的宫殿和高大建筑的风。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孤寂心境。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这两句中,“谏苑”指的是朝堂上的议事厅,而“君方续承业”表明有位高官在继续他的事业。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则表示自己醉酒于某地,想要探寻那些无功之事,也就是说他对仕途的成功与失败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陶然”形容诗人沉醉的状态,“一枕”则是睡了一觉。诗人醒来时,问谁在叫他,而“牛蚁初除病后聪”可能暗示着诗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耳朵变得更加灵敏。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官场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哲学思考与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光庭喜雨

久苦赵盾日,欣逢傅说霖。

坐知千里足,初觉两河深。

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

清诗似庭燎,虽美未忘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一)

圣主新除秘祝,侍臣来乞丰年。

寿宫神君欲至,夜半灵风肃然。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二)

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三)

解剑独行残月,披衣困卧清风。

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