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叹

忆初少小入宫时,风鬟雾鬓绿萎蕤。

自言佳色已无匹,不谓官家犹未知。

十二琼楼动光彩,三千彩女妒娥眉。

鸳帏不作春宵梦,红叶常题秋日诗。

画工不识嫣妍趣,却遣丹青故相误。

买工不是吝黄金,黄金已尽相如赋。

早知容貌世稀有,临别夫君犹可顾。

翻将寂寞倚门悲,啼向迢迢去乡路。

穹庐雪落似梨花,五月天山草未芽。

镜玉尘昏孤凤影,臂红香冷守宫砂。

长门无复沾恩泽,绝域谁知有岁华。

不恨胡沙埋绝色,还闻汉国选良家。

人言北狩封姑衍,尽日凝妆候金辇。

憔悴虽缘别恨添,娉婷尚胜良家选。

五云迢迢山宛宛,日近长安一何远。

新爱虽浓独自怜,旧恩未断谁能遣。

琵琶一曲苦从军,调苦单于醉不闻。

霜压氍毹秋欲半,月低弦索夜将分。

溶溶泪湿龙香拨,冉冉愁看雁塞云。

病里常思霍去病,梦中犹诅奉春君。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昭君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入宫后的孤独与哀怨。开篇“忆初少小入宫时”,以回忆的方式引入,仿佛是昭君在遥远的过去,对着镜子回顾自己的青春年华。接着,“风鬟雾鬓绿萎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她青丝如云,绿意盎然的美丽容颜。

“自言佳色已无匹,不谓官家犹未知”透露出昭君对自己美貌的自信与对宫廷内部的无知,她以为自己的美丽无人能及,却未曾料到自己尚未被皇帝所识。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她的单纯,也预示了她命运的转折。

“十二琼楼动光彩,三千彩女妒娥眉”描绘了皇宫的奢华与昭君的孤立无援。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宠爱,反而遭到了其他宫女的嫉妒。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昭君内心世界的揭示。

“鸳帏不作春宵梦,红叶常题秋日诗”进一步展示了昭君的孤独。她无法在春夜中享受爱情的甜蜜,只能在秋天的红叶上题写忧伤的诗句。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她的寂寞与无奈。

“画工不识嫣妍趣,却遣丹青故相误”则反映了外界对昭君形象的误解。画师们无法捕捉到她真正的美丽与情感,反而将她描绘得与实际不符。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讽刺,也是对昭君命运的一种隐喻。

“买工不是吝黄金,黄金已尽相如赋”暗示了昭君为了追求美而花费大量金钱,但最终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里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昭君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宫廷中的孤独、无奈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命运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昭君个人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妃曲

沅江木叶下,洞庭秋水多。

湘灵美清夜,隐约倚层阿。

冰雪耀玉容,远山敛翠娥。

风鬟散香雾,美盼溢回波。

明珰结珠佩,绞绡夹素罗。

金支色璀璨,翠蕤光荡摩。

小环奏玉箫,双成鼓云和。

瑶管杂哀怨,清弹间啸歌。

妙曲随风扬,馀音泛流霞。

林端舞鸾鹄,水际起蛟鼍。

问汝何所思,慨叹慕重华。

轩车去杳邈,黄陵起嵯峨。

汀洲生蘼芜,松柏挂女萝。

清涕下洒竹,斓斑隐成花。

日暮天气肃,星移岁蹉跎。

灵荃不可见,婉娈悲如何。

九原傥可作,千载复来过。

形式: 乐府曲辞

阿娇怨

妾昔初入昭阳时,横云学得内家眉。

风鬟雾鬓在君侧,长恃娉婷不自持。

侍宴前楼春烂熳,承欢别殿夜逶迤。

西凉弦索龙香拨,北苑葡萄金屈卮。

一从宠薄恩光歇,长门永巷喧呼绝。

斗帐香销豆蔻垂,舞裙宽褪丁香结。

熏笼夕倚琐窗雨,罗袜秋凌玉阶月。

凄迷梦醒心似灰,零乱忧来涕如雪。

横塘浦口大堤边,女伴年年忆采莲。

双飞翡翠浑如画,并蒂芙蓉只似仙。

傍舍谁吟白华曲,下堂长咏绿衣篇。

君恩若许重相惜,缺月清光应再圆。

形式: 乐府曲辞

班姬怨

燕燕复燕燕,飞来尾涎涎。

朝辞乌衣国,暮入昭阳殿。

羽毛一何好,似许令侬羡。

遂令同辇人,咫尺不相见。

新爱易旧欢,物情有迁变。

白日尚移光,君恩讵能遍。

怀今思独永,感昔泪如线。

秋草沿玉阶,流尘满纨扇。

纨扇知妾心,携持自障面。

时来即所遇,势失贵亦贱。

庭树秋风生,无劳匣中怨。

形式: 乐府曲辞

乌孙公主歌

咽咽复咽咽,羊车凤辇恩光绝。

新新复新新,驼裘貂帽来相亲。

昔为花月汉宫女,今作风沙胡地人。

汉宫胡地何分别,人生过眼如一瞥。

彩云易消月长缺,奈何婵娟涕如雪。

且喜华夷罢战争,天南天北乐升平。

一堆红粉垄头葬,百万儿郎边上生。

汉宫剩有三千女,岂惮边庭有强虏。

从此龙泉不用磨,但从天下选娇娥。

银鞍白马金橐驼,琵琶弦索声相和。

葡萄酒绿朱颜酡,婿家儿孙日日多。

年年只报烽火息,莫问婵娟伤绮罗。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