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怡斋周居士兼简汤东涧

我羡怡斋去又来,涧边无一点尘埃。

高风凛凛照今古,有口不谈声似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我羡慕怡斋的人,他来了又去,
在山涧边,连一丝尘埃都找不到。

注释

我:诗人自己或对怡斋的羡慕之情。
羡:羡慕。
怡斋:可能是某个人物或地方名。
去又来:来来往往,重复出现。
涧:山谷中的小溪。
无:没有。
一点:丝毫。
尘埃:微尘。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作风。
凛凛:威严的样子,令人敬畏。
照:照亮。
今古:古今,从古至今。
口:嘴巴。
不谈:不说。
声似雷:声音响亮如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度赠送给友人周居士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怡斋居士来去自如、超凡脱俗生活的羡慕之情。首句“我羡怡斋去又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羡慕,对怡斋居士能够自由进出而心境如一的生活状态表示赞叹。

“涧边无一点尘埃”描绘了怡斋居士所处环境的清静与纯洁,暗示他远离世俗纷扰,如同身处世外桃源,生活简单而纯净。这里的“涧边”象征着隐逸和自然,而“无一点尘埃”则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怡斋居士心境的超脱。

“高风凛凛照今古”是对怡斋居士品格的赞美,用“高风”形容其高尚的节操和人格魅力,无论古今皆能光照人间。同时,“凛凛”二字也传达出一种庄重和威严感。

最后,“有口不谈声似雷”进一步刻画怡斋居士的低调和内敛,他的言语虽然深沉有力,但并不轻易流露,这与他内心的深邃和智慧相映成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怡斋居士的生活场景和品格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传递出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收录诗词(182)

释普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高邮友上人

死生事大方行脚,彻骨贫穷未到家。

一百十城回首处,大淮南畔有高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楷维那

辊底怒涛千丈雪,转空明月一天秋。

赠行莫道□□窖,历历君家拄杖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鉴上人

鉴在机先已是迟,电光石火亦难追。

鹫峰点著便回去,终不重安眼上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僧归天台

龙门浪里翻身出,凛凛风生气宇清。

归到石桥君自看,杖头犹带怒涛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