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一)

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

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

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

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

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

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

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

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一)》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描绘了清源地区作为小邦国,力量薄弱却忠诚地臣服于秣陵(即南京),隐含着对忠诚与力量之间关系的探讨。接着,“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描述了通过秘密通道递送奏章,九门之上悬挂着象征朝廷威严的日旌,展现了一种隐秘而庄重的政治活动场景。

“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表达了希望像邹与郳那样,直接向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建议,体现了对直接参与国家决策的渴望。“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则反映了周边国家或政权的衰败,以及国家通过清除外敌维护和平稳定的决心。

“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赞颂了皇权的恩泽远播四方,使得蛮夷之地也受到教化,名声远扬。接下来,“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表达了希望回到所属州郡,请求退休但仍能参与朝政的愿望,体现了一种对权力与责任的平衡追求。

最后,“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说明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可以在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享受在京城的生活待遇,进一步展示了个人与皇权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总结了诗的主题,意味着从此之后,所有附庸国都已归顺,国家一片祥和,以此歌颂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洞察,还蕴含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思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二)

上之回,舞干戚。鸣鸾在镳,士饱力。

桴鼓轰腾,罕山北。馀刃恢恢,军容肃穆。

王畿主辰,参后服神。

继圣伐功,卒扼以偏师,断北狄。矢菆鸣房,猬集的。

质子援绝,亲衔璧。并俗嚬嚬,附于化,以安得。

其屈产,归帝闲。四夷君长,来称藩。

籥节夷乐,示子孙。

形式: 古风

宋骑吹曲.亲征曲第一

云屯列灶驱貔貅,殿前杀马祭蚩尤。

勾陈苍苍太白湿,贼帐梦惊绕营日。

军呼万岁摧太行,华留东抹流电光。

重华继尧坐垂拱,并土再驾无葛疆。

形式: 古风

宋骑吹曲(其一)回銮曲第二

徂暑黎阳车驾归,扫清氛翳兵更衣。

江都朔云车驾出,凯歌消冰供尚食。

都人引领望翠华,征人一月俱还家。

形式: 古风

宋骑吹曲(其二)回銮曲第二

长堤夜幸士素饱,孤城沈灶无飞鸟。

从征卤簿拜上恩,太常朝上回銮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