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泮水荷香》由清代诗人钱元扬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荷塘景象。诗中以“方池十亩尽荷花”开篇,直接点明了荷塘的广阔与荷花的繁盛,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夏日氛围。
接着,“胜赏应怜此地奢”,诗人表达了对荷塘美景的喜爱之情,认为这样的赏景之地是难得的奢侈享受。接下来的“岸影涨红疑烈火,水光回映想流霞”,运用比喻和想象,将荷塘的景色描绘得如梦似幻,岸上的倒影如同燃烧的火焰,水面的波光仿佛流动的彩霞,形象生动,色彩斑斓。
“清能拔俗因风远,色不因人带日斜”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荷花的高洁品质。荷花的清雅脱俗,不受世俗尘埃所染,即使在微风中摇曳,也依然保持其纯净之态;而其颜色也不因日暮而改变,始终保持着鲜明的色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荷花的外在美,更寓意了荷花内在的高洁与坚韧。
最后,“解道禅心无住著,轻芳送入野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禅意的理解。荷花虽美,却无欲无求,如同禅者的心境,不为外物所动。这轻盈的芳香,不仅飘散在荷塘之上,也悄然送入寻常百姓家,传递着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荷塘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荷花品格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