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溪春望为邝茂才赋

溪头望春春色深,美人不见劳予心。

绿波渺渺向南浦,罨画楼台芳树阴。

天涯满目丹青障,春日春花两摇漾。

翡翠兰苕不可思,鸳鸯桂树长相望。

相望相思云路遥,金塘流水乱春潮。

采菱风急桂舟晚,疑是当年杨子桥。

桥边杨柳青青好,惆怅春心被花恼。

浦口回船欲访君,相思一夜蘼芜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扶溪春望为邝茂才赋》描绘了诗人黄哲在溪头远眺春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溪头望春春色深”,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天浓郁的色彩和深度,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思念。

“美人不见劳予心”一句,将春色比喻为美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邝茂才的深深挂念。接下来,“绿波渺渺向南浦,罨画楼台芳树阴”,通过描绘流水、楼台和树阴,营造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想象与向往。

“天涯满目丹青障,春日春花两摇漾”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如同天涯一般。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借翡翠兰苕和鸳鸯桂树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与友人团聚的渴望。

“相望相思云路遥,金塘流水乱春潮”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然空间阻隔,但思念之情如春潮般汹涌。最后一句“采菱风急桂舟晚,疑是当年杨子桥”,诗人想象着在傍晚乘舟而行,误以为回到了杨子桥,表达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

全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婉约与深情。

收录诗词(76)

黄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 字:庸之
  • 籍贯:元末明初广东番禺
  • 生卒年:?—1375

相关古诗词

北捷应制

王师几日定秦邮,诏发奇兵出寿州。

横海楼船通楚甸,羽林旌节渡淮流。

胡笳惨动关山月,戎帐威传草木秋。

闻道鹰扬能奋迅,思归燕将莫夷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泊龙湾寄孙仲衍

吴樯楚柂十年间,又度秦淮虎豹关。

眼底故人成寂寞,梦中尘业负高闲。

九州风雨东南会,七泽波涛日夜还。

江上思君云路杳,掀篷愁对蒋陵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折杨柳枝词戏赠朱文昭

绿阴驰道绕隋宫,拂雨撩烟送晚风。

万树千条都折尽,不堪回首画桥东。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东]韵

读雪篷集

人中仪表黄东阿,华词藻辩如悬河。

秋波千顷挠不浊,但觉四坐春风和。

早年通籍丝纶阁,诏选儒臣拯民瘼。

百里柯亭栖凤鸾,一麾古郓翔雕鹗。

交陈百务情非愆,偶蹶霜蹄众所怜。

归来倅领文翁铎,回首伤心叔夜弦。

朝夜开卷披光彩,一似骊珠照沧海。

弟子谁为宋玉招,故人独有山公在。

愁来翘首怅东津,海水潺潺海上昏。

惟有白云山万叠,百年从此忆清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