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殷武》诵罙阻,周鲁歌东征。

圣哲则有然,我何敢留行。

斩牲祀好畤,衅鼓起前旌。

野布鱼丽阵,山鸣铙吹声。

函关何用塞,受降行已城。

路逢故乡人,取书寄东京。

寄言东京友,勉树千载名。

一身未足惜,妻子非无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七哀》,是元代诗人余阙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开篇“《殷武》诵罙阻,周鲁歌东征”,引用古代战争的典故,以《殷武》和周鲁东征的歌谣,象征着历史上的战争场面,引出主题。

“圣哲则有然,我何敢留行”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哀,圣明的君主尚且无法避免战争,作为普通人,更不敢停留于战事之中。

“斩牲祀好畤,衅鼓起前旌”描述了祭祀与战前的准备,通过这些仪式,寄托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野布鱼丽阵,山鸣铙吹声”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鱼丽阵是古代的一种阵型,山鸣和铙吹声则是战场上的喧嚣与号角,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混乱。

“函关何用塞,受降行已城”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函关本是重要的关隘,但在战争中却失去了意义,受降城则是战争结束后的象征,暗示了战争的无意义与破坏性。

“路逢故乡人,取书寄东京”写出了战争中的离散与思念,诗人偶遇故乡人,传递书信至东京,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和平的向往。

“寄言东京友,勉树千载名。一身未足惜,妻子非无情”则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们能树立千载之名,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生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性、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0)

余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 字:廷心
  • 籍贯:元庐州
  • 生卒年:1303—1358

相关古诗词

葛编修挽歌

昔别情何乐,今还语向谁?

幽房通贝阙,空馆罥芜丝。

未过徐公墓,徒怀有道碑。

扁舟望湖曲,清泪湿江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赋得钜野泽送宋显夫佥事之南山

堤上柳沈沈,春蒲泛渚禽。

济田东汇阔,汶水北流深。

落日依中沚,浮云积太阴。

微茫看不尽,浑似别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张有恒赴安庆郡经历

晓路通高嶂,春城入大江。

草生垂钓浦,人语读书窗。

肃客移茶鼎,行田载酒缸。

幕寮谁得似,高步绝纷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送李伯寔下第还江西

之子不得意,南行无怨辞。

官河人杳杳,客路雨丝丝。

古木淮阴市,春城孺子祠。

悽然千里别,为赋《小星》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