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自不禁愁,萤光又见流。

漫云能烛夜,底事更催秋。

背月偷荧耀,因风托去留。

昨年已感触,今夕忆从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萤》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季节变换的感慨。

首句“每自不禁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哀愁的基调。接着,“萤光又见流”一句,以萤火虫的闪烁与流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漫云能烛夜,底事更催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萤火虫的光芒与夜晚的黑暗进行对比,强调了萤火虫虽能照亮黑夜,却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季节的更迭。

“背月偷荧耀,因风托去留。”这两句通过萤火虫在月光下闪烁和随风飘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追求与无奈的思考。萤火虫似乎在试图摆脱月光的束缚,寻找自己的道路,但又不得不受到风向的影响,无法完全自主。

最后,“昨年已感触,今夕忆从头。”这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诗人回顾过去一年的感受,现在再次回忆起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含经堂

高轩能却暑,邃室亦生凉。

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

苑禽鸣处乐,砌卉吐来芳。

石鼎閒常煮,瑶琴静不张。

诗吟西蜀杜,壁画辋川王。

差喜娱清暇,还惭致治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董邦达云山图

画家气韵造绝诣,邦达气韵乃馀事。

细皴粗抹无不佳,不期其法神其意。

承命为此云山图,云如欲雨山如醉。

奇峰诡巘凡几重,密叶枯枝以万计。

谓宜凹处置人家,果见精蓝倚葱翠。

溟濛滃郁有馀润,空白浮青各殊致。

张壁只虑天龙窥,夺造化工彼所忌。

形式: 古风

平湖雨渡(其一)

尽驱骤暑送微寒,荷芰香中荡木兰。

恰到湖心飞急点,阵云来自玉峰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平湖雨渡(其二)

未逾十日又符期,恰接前番彻底滋。

今岁田功加倍好,持盈益励奉无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