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萤》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季节变换的感慨。
首句“每自不禁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哀愁的基调。接着,“萤光又见流”一句,以萤火虫的闪烁与流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漫云能烛夜,底事更催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萤火虫的光芒与夜晚的黑暗进行对比,强调了萤火虫虽能照亮黑夜,却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季节的更迭。
“背月偷荧耀,因风托去留。”这两句通过萤火虫在月光下闪烁和随风飘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追求与无奈的思考。萤火虫似乎在试图摆脱月光的束缚,寻找自己的道路,但又不得不受到风向的影响,无法完全自主。
最后,“昨年已感触,今夕忆从头。”这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诗人回顾过去一年的感受,现在再次回忆起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