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所生母李氏安人挽词五首(其四)

七帙开逾半,孤芳散若飘。

可怜频举案,那复记吹箫。

翠幌浮埃积,熏炉旧炷消。

如何寄怀抱,细雨夜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母亲的离世,情感深沉而哀婉。"七帙开逾半",以七十大寿为时间节点,暗示母亲年事已高,生命即将过半,预示着离别的临近。"孤芳散若飘",以孤高的花朵随风飘散比喻母亲的离去,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可怜频举案","举案齐眉"是中国古代形容夫妻恩爱的典故,此处用来表达对母亲的尊敬与怀念,即使在她离世后,这份敬意依然如在眼前。"那复记吹箫",借指母亲生前的爱好或某种生活情趣,强调了母亲在世时的生活细节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翠幌浮埃积,熏炉旧炷消",通过描写室内环境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母亲的离去。"翠幌"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窗户,"浮埃"是积累的灰尘,"熏炉"是香炉,"旧炷消"则是指香炉中燃烧的香已经熄灭。这些细节描绘了母亲不在后的冷清与寂静,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最后两句"如何寄怀抱,细雨夜萧萧",将情感推向高潮。"怀抱"在这里既指内心的情感,也暗含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细雨夜萧萧"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细雨绵绵不绝,夜晚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位母亲的离去哀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81)

张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士王如晦真赞(其一)

色如春温,若可与言。神如水清,不可以烦。

子乔仙去远矣,乃今识其裔孙。

任造化之日逝,独湛然而常存。

形式: 押[元]韵

道士王如晦真赞(其二)

道风仙骨照青春,谁写生绡却乱真。

莫讶三毛不加颊,齐公端解视全人。

形式: 押[真]韵

道士李冲妙真赞(其一)

蟠根仙李万叶敷,遗芳岂直黄冠徒。

吐气硉矹古丈夫,味道之腴貌何癯。

谁令畏垒俎豆予,龙吟虎啸人争趋。

故栖猿鹤情未疏,翻然脱屣吾归欤。

舍者争席不关渠,向来形谍诚区区。

形式:

道士李冲妙真赞(其二)

领袖名山,龙吟虎啸。

忽辞屦于户外,信光矣而不耀。

是将冲而用之,深入乎众妙之门。

吾不知其人,曰伯阳之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