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苦雨》描绘了长安连绵十日的阴雨天气给游子带来的深深忧虑。诗中,诗人通过“雨中孤客愁”直接表达了自己在雨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他因雨天道路泥泞,行走不便,故言“泥深妨著屐”,暗示了出行的艰难。而“乡远怕登楼”则进一步渲染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害怕登高望远只会加重思乡之苦。
诗人观察到雨气弥漫,连阳光都被遮蔽,用“水气偏欺日”形象地写出雨势之大,同时“云阴每妒秋”则寓言般地表达出秋天本应晴朗的季节被阴雨所替代的无奈。最后,诗人担忧的是京城郊外的庄稼收成,以“不知畿甸里,禾黍尚堪收”结尾,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丰收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苦雨带给诗人的愁苦与忧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