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宗子承明经》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
首句“天末怀故人”,点明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将怀念之情寄托于遥远的天边,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氛围。接下来,“凉风飒然起”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与上文的怀念之情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哀愁的气氛。
“岂意梧叶凋,商音悲入耳”两句,通过梧桐叶的凋零和商音的悲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哀痛。梧桐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商音在古代音乐中常与秋天、悲伤相关联,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遥遥先泽贻,墨庄溯源委”两句,赞美逝者留下的精神遗产和深远的影响,暗示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成就将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玉峡吾所宗,哲人君其伟”表达了对逝者智慧和人格的高度评价,将逝者比作值得尊敬的哲人,体现了对逝者智慧与人格的崇敬之情。
“趋庭诗礼传,一经既明矣”赞扬逝者在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表明逝者不仅在学术上有造诣,更在家庭和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方其作家驹,薾云欲千里”描述了逝者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暗示其才华横溢,未来有望达到极高的成就。
“胡为困盐车,屡蹶穷騄駬”通过比喻,表达了对逝者遭遇挫折和困境的同情与惋惜,盐车和騄駬(千里马)的对比,凸显了命运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
“问年才知非,壮心曷能已”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未竟事业的惋惜之情。
“吾宗丧斯人,叹息书种子”表达了家族对逝者的哀悼,同时强调了逝者在家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遗经孰能读,似续望季氏”表达了对逝者留下文化遗产的珍视,希望有人能够继续研究和传承。
“清芬绍不坠,九原庶其俟”表达了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美,希望其美德能够流传后世。
“君今游太虚,浮云视青紫”描绘了逝者灵魂的自由与超脱,暗示其已超越世俗,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但愿去烟火,勿再溷尘滓”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远离尘世烦恼、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
“落月暗前山,颜色犹咫尺”以月色和山景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影响和记忆如同月光般永恒,永远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传递了对逝者精神遗产的珍视和传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