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聊山登览

抖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抖落尘埃,登上青翠山巅,于溪边寺庙静坐题诗。
忽然听到鸟鸣,却不知鸟儿藏身何处,我尽情欣赏眼前的美景,流连忘返。
清风吹散云雾,展现出远方壮丽的景色,人们手持香烛,前往丛林中的小祠庙拜祭。
远道而来的客人带着登高望远的心情,他们的情感和经历,可能当下的世人并不完全理解。

注释

嚣尘:尘土飞扬,形容环境嘈杂。
翠微:青翠的山色,指高山之巅。
啼鸟:鸟儿的叫声。
无厌时:没有厌倦的时候,指对美景的喜爱。
香火:供奉神灵的香和火,象征虔诚。
丛祠:丛林中的小祠庙。
登临意:登山游览的心情。
未必知:不一定被世人所理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复古在乌聊山上登高游览的情景。首句"抖擞嚣尘上翠微",通过动作和环境的对比,展现出诗人摆脱世俗喧嚣,步入清幽山境的决心。接着,他在溪边寺庙静坐题诗,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忽闻啼鸟不知处",诗人被鸟鸣声吸引,却找不到声音来源,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迷恋。"细看好山无厌时"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喜爱,仿佛时间在欣赏美景中悄然流逝。

"风扫云烟开远景",风吹散云雾,展现出山川的辽阔与深远,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人携香火谒丛祠",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拜谒丛林中的小祠,体现了对地方神灵的敬仰。

最后两句"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诗人感慨即使远道而来,这种登临的乐趣和感悟可能不为世人所理解,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文人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聊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书事

两揆新当国,三边未解兵。

吾君极勤俭,天下望升平。

春雨随时下,福星连夜明。

寒儒卜天意,对酒百忧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书事

喜作羊城客,忘为鹤发翁。

问天求酒量,翻海洗诗穷。

已过西南道,适遭东北风。

扁舟载明月,枉作卖油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元日二首呈永丰刘叔冶知县(其二)

市近人声杂,窗明雨色开。

异乡轻度节,同邸重传杯。

不碍狂夫醉,知无贺客来。

故园归未得,茅屋想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日二首呈永丰刘叔冶知县(其一)

焚香拜元日,受岁客他州。

白发难遮老,新年讳说愁。

无人能访戴,有地足依刘。

桃李争春事,梅花笑未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