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锁山.天柱峰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却怜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是谁在那孤独的山峰之巅,紫色与翠绿相间?
一条泉水潺潺流下,直达宫殿之前。

注释

卓:超出,矗立。
孤峰:独立的山峰。
紫翠巅:紫色和翠绿色的山峰顶部。
流泉:流动的泉水。
宫前:宫殿前面。
千尺:极高。
擎天柱:形容极高大的柱子,支撑天空。
东南半壁天:东南方向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林景熙游历九锁山时所见的天柱峰景象。首句"谁卓孤峰紫翠巅"以设问的方式,赞美山峰的挺拔和秀美,犹如一位卓然独立的巨人矗立在青翠的峰顶。"流泉一脉到宫前"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溪流的灵动,暗示着山峰的高耸与水源的源头。

接下来的两句"却怜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更是深化了对天柱峰的赞美。诗人将天柱峰比作千尺高的擎天柱,它虽高大无比,却并未支撑起东南半壁江山,而是选择默默矗立,这种姿态既显其坚韧,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独立不倚、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柱峰的雄姿和独特的性格,展现了作者对中国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坚韧人格的崇尚。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游九锁山.龙洞

云湿林腥隐石扉,不知何代有龙归。

却疑此洞元无底,下挟沧溟作雨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游九锁山.松间

客杖偶逢山鹤引,儒冠幸免野猿嗔。

吹来松气清人骨,为洗东华万斛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

仙子浑无涉世劳,屐痕一尺寄孤高。

几人失脚风波里,可是云根立得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介休李贯道以安东知县听对于山西布政司与余同寓太原右卫知事刘景高所其还所治也诗以赠之

李侯与我生同年,解后汾阳觉汝贤。

半夜谈诗烧绛烛,东风把酒问青天。

河山景物轻车外,淮海波涛大舰前。

想见邑人迎令尹,棠梨树在绿阴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