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联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袁枚之手,以“自嘲联”的形式展现其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袁枚在诗中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与修行的放弃,以及对文学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眷恋。

首句“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袁枚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自嘲的方式,说明了自己之所以没有成为高官显贵,并非因为缺乏天赋或命运的眷顾,而是因为自己的懒散性格所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省。

次句“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则进一步阐述了袁枚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他承认自己难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成为仙佛,原因在于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痴迷。这两点构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让他无法完全摆脱人间的束缚与诱惑。

整首诗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展现了袁枚既不乏自我反思,又充满生活情趣的人生态度。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自己的选择与追求,既不因未能实现更高的社会地位而遗憾,也不因未能达到精神上的极致而沮丧,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享受着文学创作与自然欣赏带来的乐趣。这种豁达与洒脱,正是袁枚个性的鲜明体现,也是他诗歌魅力所在。

收录诗词(95)

袁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字:子才
  • 号:简斋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16-1797

相关古诗词

赠张惠堂联

后我卌年,同为此地亲民宰;

通家两代,曾见而翁上学时。

形式: 对联

挽蒋愚谷联

生为谁忙,学业未成家已破;

死亏君忍,高堂垂老子初啼。

形式: 对联

挽徐爽亭联

过九秩以考终,从古名医,都登上寿;

痛三号而未已,伤吾老友,更失诗人。

形式: 对联

挽童钰联

到处推袁,知君雅抱千秋鉴;

特来访戴,恨我偏迟十日期。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