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申时行的《落花十首(其四)》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伤的春景图。首句“繁华过眼若为情”以繁华落尽的景象起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短暂。诗人独自倚靠雕栏,凝视飘零的落花,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朱户月来虚弄影,玉阶星陨不闻声”,通过描绘月光下空荡的朱门和无声陨落的星辉,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惊鸿洛浦游魂远,飞燕昭阳舞态轻”运用了洛浦神女和飞燕昭阳的典故,寓言落花如惊鸿远去,舞动的飞燕也显得轻盈无力,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几日啼将春色换,教人错认树头莺”,以莺啼唤春的自然景象作结,暗示落花虽换春色,但人们往往误以为是树头的莺鸣,反映出诗人对落花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生命更迭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凋零,寓言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