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正是三月暮春时节,水边平地上长满了青草,一片暗绿。花儿已开始凋谢,没有一丝风,船帆也都卷起来了。高高的垂杨树下,小船横斜。江水有半篙深,正利于行船,夕阳西下,耒归的游子又增加了一段愁绪。
当年在灞桥分别之时,回首眺望,只见美人也在卷帘伫视。如今远在江边,多么希望青鸟使者能为我传送信息到红楼啊:昔日的恋爱生活已成为楚峡之游,而今只能在梦中飞到扬州去和你相会了。

注释

汀州:汀指水边的平地,州指水中的沙洲。
木兰舟:用木兰树木材造的舟。
船的美称。
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滑:指春天江水上涨,行船流利。
灞水桥:地名,在长安城东。
唐代人们离开京都,多在此处折柳赠别。
后来就成了与亲友话别地点的代称。
青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红楼:指美人居住的房子。
行云归楚峡:宋玉《高唐赋》序里有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他欢会的事。
此后文人多用巫山云雨代指男女恋爱欢会。
楚峡即指巫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暮色的江景图。开篇“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画面中的主体是一片被绿意覆盖的河堤,在三月的傍晚时分,落花飘零,而船上的帆已经被收起,显示出一种静谧与孤寂。接下来的“垂杨低映木兰舟”,通过垂柳和木兰树的低映,渲染出了江边景致的柔美,以及那里的平静。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则描绘了河流在春天的温暖中缓缓流动,同时带出了一丝对夕阳留恋的忧郁情怀。诗人通过这种景物抒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亲上帘钩”中的“灞水桥东”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诗人与所思之人的邂逅之地。这里的“美人”亲手挂上了帘钩,既可以理解为那个人在等待或是在回忆中,而“亲上帘钩”的动作也许暗示了一种期待或是守候。

然而紧接着的“青鸾无计入红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记忆的无奈和渴望无法实现。这里的“青鸾”通常象征着信使,而“无计入红楼”则意味着没有办法进入那个人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说,尽管有心相访,但却不得其门而入。

最后两句“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诗人将自己的思绪比喻为云,表达了他游走于楚国的山谷之间,甚至在梦中也飞到了远方的扬州。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漫长旅途,也隐含着对所爱之人的深情思念,即便身处远方,也无法摆脱那份牵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所爱之人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寿赵守

香雾菲微笼薄晓,帘栊爱日如春。

谪仙游戏到寰瀛。金枝推独秀,宝籍著长生。

锦轴疏恩怡寿母,朱轮光映难兄。

会看家庆日增荣。雁联鸳序立,彩戏衮衣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

陇首云收天色暮,寒光射月初开。

昆荆山玉莫疑猜。琳琅疑此地,仙子不红腮。

丽质霜裾真性雅,馀香暗送人来。

乱将碎玉缀枝排。雪中寻不见,青萼辨奇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庆寿日趋朝十一月廿三

律按黄钟馀七日,左扉弧矢呈祥。

好看一点上眉黄。台星还又照,相映寿星光。

今岁生辰应迥别,趋朝已趣曹装。

姓名稳稳造鸳行。来年三四月,衣锦早还乡。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月十三日

欣遇月圆先两日,称觞对二阳来。

形式: 押[灰]韵